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

旭山~學習轉變的小山城

柳營邊境靠近江南渡假村的地方有個小聚落─旭山村,做為一個靠山的小社區,當地卻表現出不俗的活動力,當地在民國八十五年由一群愛熱鬧的媽媽們成立了旭山媽媽教室,辦理了許多的活動,像是土風舞及各式講座等,其中,媽媽教室的大家長,吳金珠女士,擔任媽媽教室的媽媽長十餘年,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旭山人,金珠姐曾經帶領著當地的約三十位的居民一起編織竹藝,製做像是竹籃之類的手工藝品,然而,後來因為竹編的工序過於繁雜與辛苦,逐漸沒落。
    金珠姐有感於旭山村位於較為偏遠的山區,教學資源相對於柳營鄉其他地區來得少,因此,積極為旭山社區的民眾爭取學習資源,在媳婦吳品卉的牽線之下,將新營社區大學的教學資源引入社區,投入與竹編工藝很相似的打包帶課程,讓社區的居民重新藉由打包帶認識以前的社區產業竹編,也透過這樣的課程方式帶動社區居民參與活動的熱忱。
    直到今年的三月份開始,教育部設置的柳營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也投入教學資源,熱心的金珠姐也成為柳營樂齡資源學習中心的志工,經由金珠姐的熱情宣傳,目前在當地開設的「環保手工皂」課程學員眾多,大夥聚在旭山的活動教室內一起製作手工皂,每個禮拜二的晚上,走近旭山村的媽媽教室,總是會聽到不少的笑聲,為晚上寂靜的旭山村增添許多熱鬧的氣氛。
    透過柳營樂齡學習資源中心,社區居民學習到不同的技能,但除了個人學習的層面改變之外,一種和諧的社區相處氣氛也慢慢地在旭山村內發酵,金珠姐最初的想法是為旭山村的居民爭取資源,讓居民們可以有不同的活動聚在一起,學習新知,而在社區的媽媽教室帶領之下,旭山村內的居民在上課活動的相處時間之下,彼此逐漸熟絡起來,走在社區的路上,見了面會互相打聲招呼,不再像以前那樣相看兩不識,這樣的改變,看在金珠姐的眼裡,內心也充滿了欣慰與成就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